* Lot 794
石魯(1919-1982) 風雨將臨
鏡心 設色紙本
1954年作
估價(人民幣):700,000-800,000
成交價(人民幣):1,210,000
題識:風雨將臨,寫建設祖國的人們之一。一九五四年,石魯作。
鈐?。菏?
尺寸:115×83cm. 約8.6平尺
簡介
說明: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,中國處于社會巨變階段,新中國建立帶給人們憧憬、希望與熱情,此時許多藝術家從題材、風格各個方面相應調整,投入到火熱的建設高潮,具有延安等解放區背景的藝術家,又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。
在延安有十年經歷的石魯,1949年定居西安,籌建西北美術工作者協會,任副主席。創作于1953年的《風雨將臨》是他這個時期的一幅典型畫作,與創作于同年的《幸?;橐觥返犬嬜鞅容^,此畫清晰地呈現出石魯五十年代藝術創作的趨勢。
從題材而論,《風雨將臨》與《幸?;橐觥肪憩F新社會新生活,這樣的選題直接繼承自解放區木刻創作以及新年畫傳統,與他1949年以前的木刻代表作《群英會》、《民主批評會》、《妯娌紡線》一脈相承。在當時中國畫創作中,這種選題思路頗為超前,大部分傳統的中國畫家仍然在艱難地探索“新國畫”的問題,直至1954年北京第二屆中國畫研究會展覽中,“畫面上出現了一些新穎的細節——電線桿、火車、寫實風格的房屋、穿干部服的人物,也可以說明審美思想的改變”。由此而知,像石魯這樣有延安背景、木刻經驗的畫家參與中國畫創作,對于“新國畫”的形成有著促進作用與深刻影響。
從創作手法看,現實主義的描繪與畫面的敘事性依然是石魯此期畫作的統一面貌?!讹L雨將臨》描繪的是風雨即將來臨,人們依然分秒必爭修建鐵路的特定場景。1950至1954年間,石魯外出寫生十分頻繁,在蘭新鐵路工地,他與建設者一起吃住,一起進隧道鉆山洞?!讹L雨將臨》以一名努力鉆山的軍人為主體人物,其它人也都各自忙碌,全神貫注;天空陰晦,并有鷹隼翱翔云間,與畫面下方疾速滾落的石頭共同烘托出一種風雨將臨的緊張陰沉。惡劣的天氣與人們的忘我投入之間產生極端矛盾,從相互烘托、對比中,將畫面主題強烈地敘述給觀者。此期石魯的寫生以人物為主,在《風雨將臨》一畫中,鉆山軍人是作者最著意塑造的藝術形象,人物動態的把握、細部的交代、以及素描關系的表現都十分到位,充分體現石魯提倡的“藝術形象貴在典型而生動,畫之高下亦當有別于此”。
更為寶貴的是,《風雨將臨》是一幅石魯極力向國畫轉變過程中富階段性的畫作。石魯早年曾隨其兄馮建吳學習傳統中國畫,1949年定居西安后,身份與環境的改變、改善,石魯又開始中國畫創作,《風雨將臨》中的環境描繪明顯地運用傳統中國畫筆墨語言,比同時期的其它畫作更能體現畫家藝術創作新的趨勢。中國畫的筆墨語言對于石魯而言,重要的是它在“某種規律”中,幫助表達畫者的思想,“畫有我之思想,則有我之筆墨;畫無我之思想,則徒作古人和自然之筆墨奴隸矣?!闭驗槭數淖孕?,《風雨將臨》呈現出畫家獨有的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