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t 662
張瑞圖(1570-1644) 樂志論
手卷 水墨絹本
估價(人民幣):350,000-380,000
成交價(人民幣):671,000
引首:二水真跡。乙卯修禊日,棲碧居士囑題。王□章。
鈐?。汗湃?br/>本幅:(《樂志論》,文略)瑞圖書。
鈐?。簭埲饒D印
收藏?。耗险洳?、澂江第一樓、寒濤真賞
后紙:沙孟海、程十發、蔣風白、傅申等數人題跋,或論張瑞圖書風,或言此卷轉贈因由,或敘此為張氏晚年精品,所論不同,然均極為推崇其書學價值,各家跋文與鈐印皆從略。
尺寸:25.6×264cm. 約6.1平尺
出版
《歷代法書萃英·明張瑞圖墨跡二種》上海書畫出版社,1986年8月
簡介
說明:此卷蔣風白舊藏,書學名家沙孟海等人題跋,并經出版著錄,是一件極為珍貴的明代書法作品。
張瑞圖,號二水,福建晉江人。萬歷三十五年(1607)進士,官至大學士,與邢侗、米萬鐘、董其昌并稱“晚明四家”。草書氣魄宏大,筆勢雄偉。
《樂志論》文出東漢后期仲長統,通篇文辭華麗,體現的是老莊思想。此卷是張瑞圖成熟時期的草書作品,凡百九十九字,通篇振筆疾書,非內容精熟、草法精熟者不能為。該卷的特點,一是行疏字密,酣暢淋漓,在章法上盡量拉開字的行距,同時充分利用字與字之間的牽引連帶,使整幅作品既氣勢奪人,又疏朗悅目;二是跌宕有致,欹正多變。其跌宕,主要表現在墨色的變化上或說蘸墨的次數上,書寫過程中的濃淡實虛清晰可見;其欹正,主要表現在字的左右搖擺上,每行字都搖曳作態,各顯其姿;三是以折代轉,直入平出,增強了線條的力量。其橫劃多露鋒;四是字取斜勢,峻峭險勁。此外,該帖還兼具橫粗直細、率意瀟灑的特點。